查尔斯王储致辞,BBC2018年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英联邦运动会
2021-01-04
在羽毛球名将高崚的荣誉簿上,写满了诸多光辉。
她是中国羽毛球队第1个取得15个世界冠军的球员,也是奥运历史上首个在混双项目上卫冕的金牌组合成员。20世纪初的世界羽坛,高崚可谓1代“羽球天后”。
自从2008年退役,1向低调的高崚没有留在队里任教,她选择了回归生活,完成学业成了北京体育大学的1名老师。而在国羽最困难的现在,她又成了专家组的1员。
在近日和澎湃新闻记者的对话中,高崚表达了对95后选手的鼓励,“我们要知道自己需要练甚么,自律性和目的性都要再强1点。
父亲让我从江汉2桥跑回家
两夺奥运金牌、15个世界冠军的高崚,在球员时期给外界留下了太过深入的印象。
但时隔10余年回想自己的羽球生涯,让她倍加难忘的,却是少时刚开始练习羽毛球的那段经历。
“最初练习体育,也是由于我小的时候挺好动的,所以我父亲在对照了多个体育项目以后,给我选择了羽毛球,毕竟隔着网不会有身体的直接接触,而且也在室内不容易晒黑。”
高崚回想,“当时没有想到会成为1个职业球员,只是1开始作为1种兴趣,可以和很多小朋友1起玩,而且也没有觉得很辛苦。”
虽然说不觉得辛苦,但最初不能握拍、只单纯地练习步法还是让她觉得有些枯燥,“羽毛球要求练的东西很多,跑步也要跑,跳绳也要跳,小的时候倒不用说练气力,但要跑步法,全场跑,而且我们刚开始那会儿,不像现在的小孩儿练1个星期就上手打球,巴不得练好几个月才会让我们去接触球,挥拍、对墙打。”
特别有的时候在体校练习得不好,高崚的父亲还会让她跑步,“我爸常常让我跑很多桥,武汉有长江、有汉水,我家附近有个江汉2桥,有的时候我训练练得不好,我爸就让我跑江汉2桥,从体校跑回家。”
这1段经历,时至本日重新回想,再对照现在练习羽毛球的孩子,高崚坦言是会觉得很苦,但也正是那段日子,锻炼出了她不怕吃苦的性子,也为后来进入国家队、取得无数光荣奠定了基础。
2004年练得最苦,腿伤疼得不想走路
说起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枚金牌,高崚讲述了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2000年第1次参加奥运会,本来混双只是她的副项,女双才是她的主项,高崚记得,“当时混双我们好像排名才第8,印尼组合、韩国组合、乃至还有欧洲的组合都排在我们前面,没想过混双能有甚么成绩。”
越是意想不到,她便越是没有压力,“反正对手实力也比我们强,我们就想着,能赢就是我们赚了,输了我们也是正常发挥。”
抱着这样的心态,高崚在混双项目上1路爆冷,先是力克世界排名第1的韩国组合金东万和罗京民,随后又击败了世界排名第3的丹麦名将索加德和奥尔森,1直到决赛逆转取胜世界排名第4的印尼名将克里古斯和许1敏,问鼎奥运冠军。
“决赛的时候,第1局我们只得到1分,但是我们就是咬着不放,还是1分1分打,到第2局后半段,对手的心态出现变化……”
有了悉尼的光辉,但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,高崚的卫冕之路也其实不如外界想象中的那般顺利。
那1届的奥运会前夕,高崚在4月出战韩国公然赛时膝盖意外受伤,这是她膝盖首次突发伤病,苦战了3局坚持完赛后,高崚觉得,“膝盖不行了,不怎样能走了。”
由于这次膝盖突发伤病,后来的日本公然赛,高崚提早返回北京寻求医治,“去北医3看,说是挫伤,还有1些碎骨。”
这次受伤让高崚几近1个月没有打球,但备战奥运又已是燃眉之急,她就只能每天泡在气力房。
“2004年我觉得练得特别苦,就每天练气力,1般来讲我们是1周两次大气力、两次小气力,但是我差不多每天都会有气力训练,有的时候我们中午训练,上午大家可能就休息了,那我就去练气力,由于要保证膝盖的稳定性,保证肌肉固定住膝盖。”
到后来站上奥运赛场,高崚只是抱着1个想法——“只要能够正常完成比赛,不被抬下来就能够了。”
“那届奥运会打到后面几场,我的腿疼得根本不愿意走路,所以每场比赛前我要不停地做准备活动,让自己热身感觉要麻痹了,再上去打比赛。”
就是在这样的身体病痛下,高崚终究在混双项目上完成卫冕、再次拿到1枚奥运金牌,让她的付出显得格外值得。
年轻队员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
高崚的球员生涯写满光辉,而那1阶段,也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全盛期。
但310年河东,310年河西,当年所向无敌的国羽,如今的状态却有些不尽如人意。
今年3月的全英赛,中国羽毛球队5个单项比赛仅收获两项亚军,创造了25年参赛历史中的最差成绩;而东京奥运备战方面,男双至今还未能取得满额奥运资历……
作为中国羽毛球队专家组的成员,高崚也10分关注国羽的现状。
在她看来,“现在这些小孩能力都很强,他们的速度、气力都有的,就是怎样能够把他们的潜能发掘出来、发挥出来。”
但是高崚也提及,“现在都是95后的球员,95后的球员和我们还是不1样,我们那时候责任感、使命感会更强1点,现在的球员1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。”
“现在大数据显现得更清楚,都是有科研人员给他们做出数据——比如对手喜欢打右场区、杀直线、百分比是多少,或是对手网前喜欢发1号区、2号区、5号区,后场发3号、4号或是6号,大数据都可以给他们统计好。我们之前可能都是自己看录相,都是搭档之间去总结对手的习惯线路、我们在比赛中要注意哪些地方。”
所谓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在如今中国羽毛球暂时处于低谷、而日本、韩国、乃至欧洲羽毛球快速发展的阶段,更加需要队员们攻坚克难的决心。
高崚还以日本队举例,“现在为何日本队进步了,你看每第二天本队出去打比赛,前面几轮对手不强的时候,他们打完比赛自己还会加练210分钟到半个小时,包括在平时训练中,日本羽毛球队队员都是600个、1000个那末练,只练网前挑、或网前推、网前勾,那末我们的队员是否是这样练的呢?”
“我们要知道自己需要练甚么,自律性和目的性都要再强1点。”(转载自澎湃新闻)